毕业后做外贸一年,新知识没学到多少,都是重复性工作有感

· 经验分享

经过三个月的假装努力,我开始放松了,觉得无聊透顶。每天都是重复的流程,没有一点新鲜感和挑战。主动去开发也忍受不了没有反馈的感觉。

我对金钱的追求并不强烈,对于外贸的看法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。客户有需求时会购买,但如果价格不合适,他们是不会下单的。(当然,有时候我们聊得很投契,客户也会爽快下单。)客户认可这种情感价值,之前我会觉得有成就感,但当我意识到自己确实能够做好工作,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时,这种情感需求便减弱了。我对客户的态度变得不再亲近,甚至有些冷漠。

可能是由于产品本身的问题,导致其缺乏优势,谈判的余地也很小。同时,客户群体的选择性较高,价格竞争十分激烈。在网络平台上提到的“销售就是在销售自己”这类说法,实际上只是一些鸡汤而已。大多数业务人员都必须忍受平淡无奇的日子。

公司平台的限制非常明显。我换了几家公司,发现情况都差不多。那些有产品优势的大平台公司的业绩压力很大,同时待遇也不理想,前期收入不足,通勤时间还特别长。

前公司的销售冠军确实在外贸方面表现出色,令人羡慕。有时她甚至会在半夜起床,每每加班,用话术打动客户,成功签下大单。

那时我在想,哇,我真的做不到,我本身就是个很懒的人,连当天的工作都不愿意加班去完成。我的工作态度很随性,完全依赖运气,努力开发是没希望的。因此我得出结论,自己在销售岗位上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。

现在我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,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五个月。入职时间虽然不短,但我却开始混日子,拿着那份底薪。在被约谈之后,我会激励自己一段时间,但最终又回到原来的状态。这种忘性让我陷入重复循环,焦虑对身体的影响也逐渐显现,继续这样下去,我可能会撑不下去。

从偷偷摸鱼到明目张胆地脱离工作,我在摸鱼期间学习了很多新知识,悄悄看了好几本书。每当想到需要回复客户时,我的心情就会变得烦躁。我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共情能力,其实只是对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分析有一些优势。此外,我也很擅长处理紧急事件,比如工厂发货延误等情况。

销售岗位看重结果,过程并不重要,不会等待你的慢慢适应。慢慢适应是为了掌握谈单流程,而后续的成交则完全依赖个人的努力和运气。勤奋非常关键,至少它会影响你的态度和决心。

我发现自己适合一些既需要技术又需要创意的职位,喜欢学习新事物与新策略。我并不想担任领导职务,也不想做“随从”,而是希望从事那些可以自由职业的技术类工作。

在找到方向后,便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投入学习。

现在仍在工作,但精神上已经离开了。利用工作时的便利和资源,抓紧学习新知识。